直销行业中的“两会”声音

编者按:2009年3月3日、5日,举世瞩目的“两会”正式拉开帷幕。两会中,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纷纷提出各自提案,表达对人民利益的关注。而在直销界,也有部分企业的代表从他们的视点出发,对行业、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振聋发聩的见解。在此,我们对他们的提案进行了梳理,旨在表达直销行业对两会、民生的关注。

关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,历来就是两会热议的话题,天士力集团总裁、金士力佳友公司董事长闫希军作为人大代表,也提出了关于医改的两会提案。

由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涉及的范围广,是关乎老百姓利益、关乎民生的大问题,也逐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。闫希军认为,医疗体制改革最终落到实处还是实施的问题,而医生是实施过程中的关键,所以,他从医生的角度提出了如何加强这个职业制度改革的建议。

优化医生资源配置

过去的医生在管理上是按照公务员制度来管理的,一旦成为医生就不能再兼任其他职业。在闫希军看来,医生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,经过党和国家的培养,在医疗技术学习、研究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的个人知识产权,这些无形资产存留在医生的头脑里。如何将无形资产挖掘出来为社会服务是一个重要的话题。

所以,闫希军提出的一个想法就是,自由职业和医院组织聘任相结合。除了公开聘任的制度外,如何让医生这个职业开放是他考虑的重点。他告诉记者,让我们的医生在业余的时间,例如说在节假日,在他8个小时工作以外能够走进家庭;另外有些医生则可以兼职到社区,把他的技能送到社区,或者是指导医疗;还可以到下一级医院指导手术,指导会诊等。这些过程可以把过去那种无价变成有价。把医生的无形资产充分放射到社会当中去,为社会更多的地方服务,能够建立一种合法、合理的多元化收入,这样既能避免有的医生去收红包,避免有的医生拿药品处方的回扣等等,又能够端正医疗的风气,能够把医生的职业市场化、社会化,给予其更大的空间,让他有合理的收入,把这种资源充分辐射到社会。

而这样改革还有另一个好处,就是把病人从大医院、中型的医院下移。医疗资源下移,医疗的病员下移,这样就分散了我们城市大医院医疗的压力,让医生成员在医疗体制改革当中活跃起来,这样使我们充分挖掘了现在医疗治疗沉淀的资源,为社会广大的老百姓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。

除此之外,闫希军还认为,医生的这种知识产权市场化以后,将大大提高市场竞争。优者能够更好,能够充分体现他的人生价值和对社会贡献的价值,而对差者则形成了一种压力,这就要求他们不断学习进步。这为未来医疗资源的人事改革也提供了一个显著的推动力。只有市场严正,才最能够说明每个人的能力,通过市场竞争迫使我们按劳分配,多劳多得,推动我们整个医学水平的提高。

对医学新闻媒体立法

随着人群消费的不断知识化、透明化,人民对健康的问题越来越重视。闫希军提出,医学是一个复杂的、专业性、综合性学科,通过对医学新闻的立法,对医学的新闻界人员不断加强培训,包括对法律界、医疗界的新闻人员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都显得尤为重要。因为,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,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,如果新闻媒体因为不专业,披露的信息不完整、不准确,就会造成一定的社会问题。

所以,闫希军强调,提高专业化的运作,需要建立法律,对披露的程序也需要建立法律。在法律的基础上,能够更好地保证社会的稳定。

政协委员李惠森设立全国“食品安全日”

近年来,“食品安全”事件屡屡发生,严重侵害消费者利益,去年三鹿奶粉事件曝光,其生产的不合格奶粉甚至危害到婴幼儿生命。所谓“民以食为天”,当下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就显得尤为迫切。

据了解,国家相关部门一直在修改有关食品安全的相关法规条例。2009年2月28日,《食品安全法》获得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。这部法律实施以后,自1995年10月以来实行的《食品卫生法》将被废止。这部法律的出台,表明了政府坚决维护食品安全的决心。食品行业应该坚决维护新出台的《食品安全法》,杜绝食品安全事件再度发生,实现行业自律;食品企业应该主动承担起维护食品安全这一社会责任,追求利润最大化同时以维护消费者切身利益为前提。

作为全国政协委员,无限极(中国)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惠森在刚刚闭幕的两会上提议,将每年的11月1日定为全国的“食品安全日”,以宣扬“生命健康第一”、“食品安全第一”、“企业社会责任第一”三个“第一理念”。

李惠森适时提出这一构想,体现了无限极(中国)有限公司勇于承担社会责任、与时俱进的良好企业道德风尚,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。其意义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:

第一,促进广大食品企业加强食品安全

李惠森身为无限极(中国)有限公司董事长提出这一构想,表明其坚决维护食品安全的决心,为广大食品企业树立榜样,促进其自觉遵守《食品安全法》,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生产与管理,保障消费者切身利益。无限极(中国)有限公司一直以来将消费者利益放在首位,自觉维护食品安全,致力于将企业打造成为消费者信得过的放心食品生产企业。该公司发展十六年来,坚持诚信经营,产品品质优良,获得广大消费者和经销商一致好评,在业内赢得良好口碑,并于2008年发布食品行业首份《社会责任报告》。

第二,加大食品企业监管力度

《食品安全日》一旦确立,必将进一步促进食品安全法的贯彻和落实,促进食品行业协会加大监管力度。促进食品安全观念不断深入人心,同时促使消费者对食品企业自觉进行监督,一旦发现问题,可向相关部门进行举报。

第三,令消费者重拾信心

食品安全事件接连发生,消费者叫苦不迭,严重影响其对食品生产行业的信心。设立《食品安全日》构想,切实以保障消费者自身利益为出发点,再加上无限极(中国)有限公司 “身家清白”,消费者足以相信:一批优秀的食品企业仍然具备社会道德良知,确实顾及到消费者利益。这对于提高食品行业的社会公信力,令消费者重拾信心起到重要作用。

设立全国《食品安全日》,有利于杜绝食品安全事件再度发生,有利于促进国内食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,有利于促进人民身体健康及社会和谐进步。

人大代表姜林奎 : 医药产业要做大保增长

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形势下,我国医药产业既是与中央提出的保增长、扩内需关系密切的潜力产业,又是关乎千家万户民生大计的德政产业。因此,全国人大代表、哈药集团总经理姜林奎在两会期间提出,医药产业一定要做大保增长。

医药产业是支柱产业

据相关资料显示 , 我国医药工业生产总值由 30 年前的70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近8000亿元,提高了100倍。同时 , 全国医药商业总销售额也由 1979 年的 70 亿增加到现在的 3000 亿以上。姜林奎认为 , 从国内外市场变化分析来看 , 生物医药产业属于受冲击最小的领域之一。

主要不仅因为生物医药生产科技含量高 , 利润率高 , 市场准入门槛高 , 企业研发递次投入量高 , 更因为生物医药产业是民生产业 , 市场可期性消费大的朝阳产业 , 这使生物制药产业无疑成为网络经济之后新的经济增长级。我国每年有八千万人需要住院治疗疾病 , 全球有 22 亿人次进医院门诊治疗 , 有 13 亿人口处于亚健康状态。专家预测到 2020 年中国有望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医药消费市场。数据显示 , 全球生物产业以每五年翻两番的速度增长 , 医药卫生相关产业产值占 GDP 的比重 , 美国 2003 年就已达到 15%, 法国占 GDP 的 11%, 我国目前只有 4.7%, 发展潜力很大。

通过一系列数据的列举 , 姜林奎指出 , 初步估算到2020 年我国医药卫生相关产业的产值将达到四万亿左右 , 加上相关生物产业产值将达到六万亿元左右 , 生物医药产业不仅是战略产业 , 而且是支柱产业 , 将会占我国 GDP 10% 以上。

提高综合国力的战略要求

姜林奎说,我国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另一个必然选择是,加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是提高综合国力的战略要求。目前,我国生物医药领域已经是企业如林,精英荟萃,潜在市场巨大,抢占科技制高点也是新经济增长点,这是我国所处重要战略机遇期,提高核心竞争力,参与新一轮国际竞争必须要走出的一步。

据了解,2007年底,国务院批准将重大新药创新列入国家16个科技重大专项,包括登月、航天大飞机等等,通过创新药物研发、药品大品种技术改造、创新药物研究技术平台建设、企业新药孵化基地建设和新药关键技术研究,以提高中国制药业的核心竞争力。

研发投入至关重要

姜林奎强调,发展生物医药产业,研发投入至关重要。目前,我国医药产业研发投入仅为年销售收入的1.02%,而跨国药企的研发投入占其销售收入的10~15%。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 , 医药企业多、小、散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 , 致使同质化竞争、重复生产的情况异常严重 ,明显缺乏竞争力 , 我国医药企业也因此难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, 一些关键、重大技术始终难以获得突破 , 产品更新速度缓慢 , 这是我们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须重视的现实问题。另一方面 , 目前我国医药行业吸引各类外商投资项目共 3497 个 , 实际利用外资 60 亿美元 , 拥有合资和外资企业约 1500 家 , 占国内医药企业总数的 30% 以上。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 , 外资企业还会进一步渗入中国医药市场 , 药品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。发展生物制药产业 , 企业自身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要承受双重压力、经受双重考验。

因此,姜林奎总结,尽快整合现有医药企业资源,加大研发投入,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和转变发展方式,坚持自主创新发展生物制药产业,是我们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,向制药强国的迈进的必由之路!

推荐访问:两会 直销 声音 行业